地平线摄影网
标题: 盐井:太阳背面的西藏 [打印本页]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0-31 22:19
标题: 盐井:太阳背面的西藏
——序——
这是个双重属性的组片。广义上,应归类于旅游风光,为了支持建筑版,且将它视为构筑物影像。有人文背景的构筑物群像。
之所以迟迟发不出《盐井》这个组帖,就是因为这个奇特的地理与历史个案实在奇特、深邃、丰厚。连篇查阅资料,方能梳理丁点儿关于盐井故事的皮毛。久等了。
盐井,不但有澜沧江芒康大峡谷、横断山脉干热河谷的典型景观地貌,也沉淀为唐代以来先民生活与生产方式的活化石,是明代以来[纳西木王]与[吐蕃]血腥争夺的战场,是西藏唯一并存藏传佛教、纳西东巴教、天主教的信仰之地,是专家们强烈呼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地方。
沿滇藏线(G214) 由云南省德钦向北,在澜沧江峡谷颠簸100公里左右,即到达盐井,全称[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盐井纳西民族乡]。
几经打听,两辆车沿着路面逼仄、地质疏松的山崖马道,盘旋至澜沧江边,两岸一大片梯田似的木架平台出现在眼前,那就是盐井的盐田。拿出海拔表看看,2200米。
(1)
18:25,赶到山道上,俯瞰盐井第一眼,日头西沉,已不我待,《中国国家地理》封面上灿烂的红色方格,晦暗一片。
[ 本帖最后由 片尾曲 于 2008-11-1 03:20 编辑 ]
1.jpg
(163.69 KB, 下载次数: 55)
设为封面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0-31 22:24
(2)草木稀缺的澜沧江河谷,也有绿洲和村寨。大概,那就是传说中的[下盐井]。
澜沧江两边地质结构不同,盐也分两种,右为江东,盐,是白颜色的盐,是谓[白盐田]。江对岸的盐是红色的盐,是谓[红盐田]。
2.jpg
(176.78 KB, 下载次数: 44)
设为封面
作者: 卡布奇诺 时间: 2008-10-31 22:24
插队抢杀发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0-31 22:29
(3)左岸的红盐田在日照下会呈现出瑰丽的红色方格,艳丽得惊心动魄;而我眼前的白盐田,却是一番山顶洞人遗迹和废弃矿井般的苍凉和古意。
3.jpg
(178.38 KB, 下载次数: 47)
设为封面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0-31 22:31
(4)绿与红,明与暗,荒凉与生机,过去与现在。
4.jpg
(170.09 KB, 下载次数: 43)
设为封面
作者: 卡布奇诺 时间: 2008-10-31 22:36
原帖由 片尾曲 于 2008-10-31 22:31 发表 
(4)绿与红,明与暗,荒凉与生机,过去与现在。
我在虚拟中看现实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0-31 22:37
(5)层叠的木架平台,就是那自古晒盐至今的盐田。
5.jpg
(163.86 KB, 下载次数: 48)
设为封面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0-31 22:39
(6)斑斑盐渍。
6.jpg
(170.72 KB, 下载次数: 41)
设为封面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0-31 22:45
(7)摆拍。扫盐的小笤帚。
7.jpg
(169.1 KB, 下载次数: 51)
设为封面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0-31 22:51
(8)澜沧江畔,跳台似的盐田,木架平台上、10公分左右的粘土作“卤水盆”。
8.jpg
(170.06 KB, 下载次数: 56)
设为封面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0-31 22:53
(9)
9.jpg
(172.18 KB, 下载次数: 24)
设为封面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0-31 22:54
(10)饱蘸盐份的盐田和木架。
10.jpg
(175.51 KB, 下载次数: 25)
设为封面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0-31 22:57
(11)
11.jpg
(165.35 KB, 下载次数: 22)
设为封面
(12)
12.jpg
(163.07 KB, 下载次数: 26)
设为封面
(13)
13.jpg
(154.5 KB, 下载次数: 24)
设为封面
作者: 卡布奇诺 时间: 2008-11-1 00:36
片兄睡着了?半天没得动静了!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1-1 00:42
(14)
半人高的木桶,是用来背盐卤的容器。跟[泸沽湖]的摩梭族女人劳作、男人带孩子近似,这里有一样的“反分工”:背盐卤是女人的事,男人只负责田里的农活,负责赶马帮出货,选择最好的出盐季节,卖出最好的价钱。
取盐卤的岩洞一般在近岸处,而盐池在陡坡之上,我自己的体会是,即使上下几趟、即使江边的海拔只有2200米,也要气喘吁吁,还要防止脚下打滑,滚落下去。这些“藏纳西”女人们,每天要背上60-100桶,一桶桶倒入自家盐池,澄清后,抽入盐田,然后祈祷菩萨保佑阳光再猛些、河谷的风再大些。顺利的话,盐田的卤水一天内就会风干、结晶,再用前面看到那只小笤帚将盐粒扫拢。
在盐井,用这只木桶背卤水,是女孩儿们自出生就被安排了的命运。
14.jpg
(175.77 KB, 下载次数: 25)
设为封面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1-1 00:45
(15)支撑盐田的木架,会在在河谷的风中吱呀作响,走在上面,如履薄冰。
15.jpg
(163.74 KB, 下载次数: 23)
设为封面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1-1 00:48
(16)
16.jpg
(172.92 KB, 下载次数: 26)
设为封面
(17)
17.jpg
(166.95 KB, 下载次数: 25)
设为封面
(18)
18.jpg
(174.35 KB, 下载次数: 24)
设为封面
(19)
19.jpg
(167.58 KB, 下载次数: 21)
设为封面
(20)
20.jpg
(155.31 KB, 下载次数: 21)
设为封面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1-1 00:50
(21)这个区域整体偏灰,因而索性设置一组黑白。
21.jpg
(167.53 KB, 下载次数: 20)
设为封面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1-1 00:51
(22)
22.jpg
(173.16 KB, 下载次数: 22)
设为封面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1-1 00:54
(23)
23.jpg
(164.1 KB, 下载次数: 24)
设为封面
(24)
24.jpg
(175.38 KB, 下载次数: 26)
设为封面
(25)
25.jpg
(172.85 KB, 下载次数: 28)
设为封面
(26)
26.jpg
(173.69 KB, 下载次数: 25)
设为封面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1-1 00:56
(27)
27.jpg
(167.42 KB, 下载次数: 30)
设为封面
作者: 卡布奇诺 时间: 2008-11-1 01:00
一根根立柱刻有一个个故事!一片片盐坝凉晒一层层艰辛!欣赏这表现手法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1-1 01:00
(28)对岸的下盐井乡,藏族聚居地,而盐田却属纳西族。传说在明代,纳西族首领木天王率部下用武力夺下盐田,而守盐田的土卒世代相传就成了当今的制盐人。不过当地的纳西族只有族种上的意义,他们讲藏语、穿藏装、信奉藏传佛教,而人口占多数的藏族却信奉天主教,这种奇异的文化现象更给这古老的盐井增添了一些神秘色彩。
[ 本帖最后由 片尾曲 于 2008-11-1 01:01 编辑 ]
28.jpg
(176.41 KB, 下载次数: 29)
设为封面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1-1 01:05
拍摄这组支架时,同伴们都在更上面的地方,我独自一人面对这些风中的巨人,脊梁上不由感到丝丝凉意。澜沧江的江风、沉默的历史,我一人是背负不起的。
(29)
29.jpg
(159.34 KB, 下载次数: 29)
设为封面
(30)
30.jpg
(172.42 KB, 下载次数: 28)
设为封面
(31)
31.jpg
(171.94 KB, 下载次数: 26)
设为封面
(32)
32.jpg
(143.32 KB, 下载次数: 23)
设为封面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1-1 01:08
(33)被怒江山染红的澜沧江。在此,我干了两件颇具仪式感的勾当:江水洗脸,撒泡江尿。
33.jpg
(174.79 KB, 下载次数: 27)
设为封面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1-1 01:09
(34)
34.jpg
(168.89 KB, 下载次数: 27)
设为封面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1-1 01:10
(35)
35.jpg
(160.98 KB, 下载次数: 21)
设为封面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1-1 01:11
(36)
36.jpg
(160.07 KB, 下载次数: 21)
设为封面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1-1 01:13
标题: 一路花絮回顾。
(37)
接近盐井乡外时,峡谷中闪光的G214路面。
37.jpg
(173.15 KB, 下载次数: 31)
设为封面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1-1 01:15
(38)崖下的山路,像佐罗的剑划了一道“Z”。
38.jpg
(167.41 KB, 下载次数: 28)
设为封面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1-1 01:17
(39)
G214的凄凉路段,反激起同伴到此一游的豪情。
39.jpg
(174.64 KB, 下载次数: 26)
设为封面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1-1 01:24
(40)
这一天,十月一日,乘兴而游中发生了诸多遭遇,堵车、塌方、看不见星光的夜路和峡谷中的“妖风”..
这次堵车,缘于17:18路经一村子时,两条牛打架。可笑的是,那畜牲稍后很懂事的让到了路边,让我们通行,而双方顶角的姿势保持不变,怒目相对,只作横移。
谢谢观赏!感谢咖班一路顶帖!感谢中途看帖的朋友!
[ 本帖最后由 片尾曲 于 2008-11-1 03:46 编辑 ]
40.jpg
(173.18 KB, 下载次数: 25)
设为封面
作者: 蓝色的风 时间: 2008-11-1 01:47
赏全完整版!
喜欢这样的拍摄手法和构图!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1-1 01:51
原帖由 蓝色的风 于 2008/11/1 01:47 发表 
赏全完整版!
喜欢这样的拍摄手法和构图!
夜风袭来。
感谢。
作者: 卡布奇诺 时间: 2008-11-1 02:23
呵呵!总算没白跟!这贴确实要得
半途还以为片兄睡觉了!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1-1 03:13
原帖由 卡布奇诺 于 2008/11/1 02:23 发表 
呵呵!总算没白跟!这贴确实要得
半途还以为片兄睡觉了!
啊?你健在?
感谢了!
关于盐井的话,慢慢通过“编辑”或跟帖来交流吧。
作者: 新手上路 时间: 2008-11-1 11:07
读到了西藏的另一面,欣赏
作者: 枫菌子 时间: 2008-11-1 13:24
图文并藏,为何没有背盐女?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1-1 13:36
感谢访帖。
前面说了,杀到盐井已是下午6点过,太阳收工了,人也收工了,拍摄场地并无人居,或在江对岸,或在镇子上。想拍“有人的风景”而不得,憾事。
还不敢久留,得留够返程的时间,澜沧江大峡谷的夜车想起就可怕。
[ 本帖最后由 片尾曲 于 2008-11-1 13:37 编辑 ]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1-1 21:24
原帖由 Guest 于 2008/11/1 20:36 发表 
读得好累,但也值。
东东大师走到哪里,那里便会让更多的眼睛聚焦,好好学习一盘再说哈。
哪个哦?
作者: 懒散的云 时间: 2008-11-1 22:31
读完赏完!这组贴实在!但没片兄其他的贴赏心悦目!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1-2 02:37
原帖由 懒散的云 于 2008/11/1 22:31 发表 
读完赏完!这组贴实在!但没片兄其他的贴赏心悦目!
那是,因为它不够鲜艳。
作者: 蓝色剑桥 时间: 2008-11-2 10:22
首读。颠覆我知识储备中藏民族不会造盐的历史:次读,了解了藏氏盐田的发展构造和历史:再读,片氏摄影风格渐具雏形;最后,未见盐女和盐池留些许遗憾。谢谢!
[ 本帖最后由 蓝色剑桥 于 2008-11-2 11:03 编辑 ]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1-2 14:09
原帖由 蓝色剑桥 于 2008/11/2 10:22 发表 
首读。颠覆我知识储备中藏民族不会造盐的历史:次读,了解了藏氏盐田的发展构造和历史:再读,片氏摄影风格渐具雏形;最后,未见盐女和盐池留些许遗憾。谢谢!
感谢剑桥哥细读拙帖
无人、无色、无光
真不如[扎实粗鲁]所言
住一晚
泡个温泉
守候次日清晨的阳光
盐井
此生或许再相见
作者: 找矿人 时间: 2008-11-2 21:27
只有一个感觉,五千年的文化,就是人类在和大自然既争斗又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发现、起源、发展、记录。
沧海一粟,大浪淘沙。片兄这次记录的却就是那一粟,记录的对象追溯的历史很悠久,开坊鼻祖或许还是有姓片的。记录的手法就死鱼的尾巴(不摆了),佩服。
虽记一粟,化为一仓。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1-2 21:30
哈哈,谢谢矿哥高抬了!
死鱼尾巴..
作者: 灰色系 时间: 2008-11-2 21:49
欣赏中!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1-2 22:16
谢谢灰版
作者: 龙猫非猫 时间: 2008-11-3 08:26
好地方,好作品
欣赏
作者: 城市大眼 时间: 2008-11-3 14:40
这些盐田看过了多少变迁,承载了多少历史。一个个挑卤水的妇女,一个个消逝的国家,物是人非,这些盐田未变。青山依旧,江水依旧,这片土地上的文化和风俗依旧。虽空,得以纯粹的感受一下,也不错!
作者: 蓝色的风 时间: 2008-11-3 22:12
原帖由 城市大眼 于 2008-11-3 14:40 发表 
这些盐田看过了多少变迁,承载了多少历史。一个个挑卤水的妇女,一个个消逝的国家,物是人非,这些盐田未变。青山依旧,江水依旧,这片土地上的文化和风俗依旧。虽空,得以纯粹的感受一下,也不错!
评得好!

作者: 卡布奇诺 时间: 2008-11-4 00:56
片兄的贴需慢慢欣赏!值得品味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1-4 12:15
原帖由 龙猫非猫 于 2008/11/3 08:26 发表 
好地方,好作品
欣赏
兄弟,这本是为你们储备的专题哈。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1-4 12:15
原帖由 城市大眼 于 2008/11/3 14:40 发表 
这些盐田看过了多少变迁,承载了多少历史。一个个挑卤水的妇女,一个个消逝的国家,物是人非,这些盐田未变。青山依旧,江水依旧,这片土地上的文化和风俗依旧。虽空,得以纯粹的感受一下,也不错!
谢谢大眼解读得这么诗意
短信就懒得回了,一个字:谢。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1-4 12:16
原帖由 蓝色的风 于 2008/11/3 22:12 发表 
评得好!
感谢蓝风兄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1-4 12:16
原帖由 卡布奇诺 于 2008/11/4 00:56 发表 
片兄的贴需慢慢欣赏!值得品味
比较费事嘎?
感谢咖班。
作者: 南人 时间: 2008-11-5 00:14
又有新贴了!早到不如晚到!这样一来全看到!
这组贴拍得淡然但有内涵!片兄的眼越发毒了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1-5 19:37
原帖由 南人 于 2008/11/5 00:14 发表 
又有新贴了!早到不如晚到!这样一来全看到!
这组贴拍得淡然但有内涵!片兄的眼越发毒了
过奖了,兄弟。
楼上肯定是[月亮],
现身都不愿?
作者: 卡布奇诺 时间: 2008-11-10 00:42
再来!
几天不见人影!又外出拍东东了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1-10 04:38
原帖由 卡布奇诺 于 2008/11/10 00:42 发表 
再来!
几天不见人影!又外出拍东东了
几天不见侬人影
作者: 闲云逸鹤 时间: 2008-11-13 10:14
宝贵的图片!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1-13 14:38
原帖由 闲云逸鹤 于 2008/11/13 10:14 发表 
宝贵的图片!
感谢访帖

作者: 卡卡 时间: 2008-11-16 17:05
不错,支持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1-17 11:51
原帖由 卡卡 于 2008/11/16 17:05 发表 
不错,支持
感谢支持

作者: 岸上渔民 时间: 2008-11-17 11:58
好照片, 欣赏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1-17 12:01
原帖由 岸上渔民 于 2008/11/17 11:58 发表 
好照片, 欣赏
谢渔民兄踩帖

作者: 蓝色瞳 时间: 2008-11-18 13:12
见识了,不错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1-19 21:04
原帖由 蓝色瞳 于 2008/11/18 13:12 发表 
见识了,不错
感谢鼓励
作者: 棒棒糖 时间: 2008-11-20 09:56
漂亮的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1-20 13:26
原帖由 棒棒糖 于 2008/11/20 09:56 发表 
漂亮的
侬LOGO很棒

作者: 残留影像 时间: 2008-11-21 11:19
那辆吉普车真是够赃的了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1-21 12:44
原帖由 残留影像 于 2008/11/21 11:19 发表 
那辆吉普车真是够赃的了

作者: 轻灵 时间: 2008-11-22 09:21
不错,欣赏了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1-22 13:43
原帖由 轻灵 于 2008/11/22 09:21 发表 
不错,欣赏了

作者: 蓝色瞳 时间: 2008-11-24 11:24
不错,见识了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1-24 12:41
原帖由 蓝色瞳 于 2008/11/24 11:24 发表 
不错,见识了

作者: cherry 时间: 2008-11-27 11:19
欣赏了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1-27 13:12
原帖由 cherry 于 2008/11/27 11:19 发表 
欣赏了
谢谢樱桃访帖

作者: 乐乐 时间: 2008-11-27 17:52
欣赏了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1-27 22:06
原帖由 乐乐 于 2008/11/27 17:52 发表 
欣赏了

作者: 侃景 时间: 2008-11-28 12:28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1-28 16:32
原帖由 侃景 于 2008/11/28 12:28 发表 
thanks

作者: 玻璃鞋 时间: 2008-12-1 10:10
多角度诠释,很有内涵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2-1 14:57
原帖由 玻璃鞋 于 2008/12/1 10:10 发表 
多角度诠释,很有内涵
感谢评帖

作者: 四合院 时间: 2008-12-2 10:56
学习见识了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2-2 20:38
原帖由 四合院 于 2008/12/2 10:56 发表 
学习见识了
客气客气
作者: baobao 时间: 2008-12-3 11:13
不错,支持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2-3 13:17
原帖由 baobao 于 2008/12/3 11:13 发表 
不错,支持
谢宝宝或包包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2-4 14:18
原帖由 漂泊的云 于 2008/12/4 09:47 发表 
欣赏了
感谢了

作者: jun 时间: 2008-12-7 13:04
不错的PP,支持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2-8 01:15
原帖由 jun 于 2008/12/7 13:04 发表 
不错的PP,支持
衷心感谢支持

作者: cartoon 时间: 2008-12-8 11:12
漂亮的拍摄
作者: 什么东东 时间: 2008-12-10 10:39
欣赏了
作者: 花自飘零 时间: 2008-12-10 16:56
效果不错,欣赏
作者: 晴缘 时间: 2008-12-11 09:45
好片,欣赏
作者: 红色方格 时间: 2008-12-12 10:46
不错,支持
作者: 片尾曲 时间: 2008-12-12 22:10
怠慢朋友们了
最近忙晕死
作者: 鬼脸嘟嘟 时间: 2008-12-13 12:51
效果不错,精彩
作者: 夕阳 时间: 2008-12-16 10:34
拍的精彩,好片
作者: 卡片机 时间: 2008-12-16 12:45
人文历史的好P
欢迎光临 地平线摄影网 (http://113.45.52.255/)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