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摄影网

标题: 中灰渐变镜可以让你的照片拥有科幻效果 [打印本页]

作者: ylpti    时间: 2014-2-20 14:54
标题: 中灰渐变镜可以让你的照片拥有科幻效果
中灰渐变镜可以让你的照片拥有科幻效果——深圳摄影培训www.ylpti.com
在拍摄了许多风景照后,除了广角镜头和相机,我发现还有一样配件永远在我相机背包中,那就是中灰渐变镜(GND)。这块表面上平淡无奇的滤镜究竟有什么威力呢?看过这篇文章之后,希望各位同学也考虑入手一块,拍出更漂亮的风景照。

影力摄影培训29.jpg (180.06 KB, 下载次数: 28) 设为封面

影力摄影培训29.jpg

如果没有中灰渐变镜,保留天空层次后,前景的花就会变暗
什么是中灰渐变镜(GND)?
中灰渐变镜是一块圆形或方形的胶片/玻璃,表面涂上由透明到灰色的渐变涂层,灰色的部份可以阻挡一部份的光线进入镜头,因此在同一时间,照片的不同部位有着不同的曝光值。

影力摄影培训30.jpg (58.74 KB, 下载次数: 23) 设为封面

影力摄影培训30.jpg

左:卡座(非必要)右:不同程度的中灰渐变镜

影力摄影培训31.jpg (158.32 KB, 下载次数: 30) 设为封面

影力摄影培训31.jpg

使用了中灰渐变镜,天空和陆地的细节都可以保留下来
什么情况下用中灰渐变镜?
通常在以下的情况下会用到中灰渐变镜:
总的来说,如果你发现要拍摄的环境光差大,照片只能显示一部分细节(只看到暗部或亮部细节),这时你就要考虑使用中灰渐变镜了。

影力摄影培训32.jpg (127.45 KB, 下载次数: 35) 设为封面

影力摄影培训32.jpg
从这图可以看到,如果不用中灰渐变镜(上),保留天空细节后陆地会过暗,使用滤镜后(下),光差得以平衡,令影像细致多了!
使用中灰渐变镜时的技巧
中灰渐变镜非常容易使用,只需把合适的滤镜放在镜头前,把亮部利用灰色的那端盖着即可。越大的光差(如强烈太阳光)便需要越深的滤镜(如ND16),一般情况下ND4或8便足够了,否则照片拍出来会像HDR效果,或是半张照片变得太暗。总之拍出来的照片要感觉自然,这样才能有效运用中灰渐变镜。
今天就把一块ND4和ND8的中灰渐变镜放进背包,下次拍摄时看看分别吧。

影力摄影培训33.jpg (103.84 KB, 下载次数: 42) 设为封面

影力摄影培训33.jpg

使用中灰渐变镜加慢门可以拍出天空的云层和丝绢般的流水

影力摄影培训28.jpg (100.83 KB, 下载次数: 29) 设为封面

影力摄影培训28.jpg

作者: 如英    时间: 2014-2-21 15:08
好教材!

作者: 大森林    时间: 2014-2-21 16:08
压暗天空,或突出明暗都可以用,好棒,学习了
作者: 青流    时间: 2014-2-21 18:33

作者: ylpti    时间: 2014-2-22 10:59
谢谢
作者: 穷浪漫    时间: 2014-2-25 10:02
器材的附件有时候去创作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 6号感觉    时间: 2014-2-26 10:47
小镜片,有大作用
作者: 三颗残牙@    时间: 2014-2-26 11:44

作者: 风筝    时间: 2014-2-27 10:59

作者: 如莲    时间: 2014-2-28 14:04

作者: ylpti    时间: 2014-3-1 13:58
镜头进灰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件百爪挠心的事情,而且所谓镜片“三无”往往也是抬高二手镜头价格的重要砝码。事实上99%的灰尘都不会对成像质量造成影响,不过我们依然无法忽视那不幸的1%。

这类灰尘颗粒往往很大,会对镜头成像造成致命影响。如果镜头在保那当然很好,直接寄回原厂,在那里它们会得到最专业的清洁服务。但很多人用的都是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老镜头,早已过了质保期,对这种情况要么选择无视,要么自掏腰包花大价钱请人清洁。

自行拆镜清灰显然是一种较为经济的做法,LensRentals最近也发布了几支常见镜头的清灰指南,只要掌握一些工具使用技巧,加上一些网上指导,自己也能对镜头进行简单的清灰工作。当然,“经济”往往伴随着风险,镜头毕竟属贵重物品,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我们决不建议用户这么做,也不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

如果看到这里您仍对自行拆镜清灰充满兴趣,在正式拆镜前,我们不得不再次提醒:

自行拆解镜头意味着自动放弃三包服务
不合理操作将导致镜头报废
拆镜有时会遇到螺丝滑牙、弹簧失效等问题,寄回原厂或许可以修复,但会收取额外费用
修复一个被别人弄坏的镜头往往需要耗费更多时间
如果您不能将零件重装起来,就只能望天了
拆镜准备:

高品质J.I.S(日本工业标准)#00或#000磁化十字螺丝刀
气吹或电动气吹
软胶真空吸盘
井字扳手或二脚开扳手
一个光线充足的工作台
作者: 态度    时间: 2014-12-4 09:22

作者: anywaysuperstar    时间: 2015-1-20 10:11
受教




欢迎光临 地平线摄影网 (http://113.45.52.255/)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