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摄影网

标题: 有关“防抖”的问题 (1) [打印本页]

作者: 立早1951    时间: 2010-6-8 10:23
标题: 有关“防抖”的问题 (1)
本帖最后由 立早1951 于 2010-6-8 10:27 编辑

[[size=3•什么是光学防抖?[/b]

   防抖技术在近年来开始从高端镜头向低端镜头普及,除了需要提高ISO牺牲来实现的电子防抖和牺牲有效像素来实现的数码防抖之外,真正有意义的光学防抖技术主要分成两大类,一种是以佳能IS(hift-type optical Image Stabilizer technology,简称IS)为代表的镜身防抖技术,另一种是以美能达AS(Anti shake)为代表的机身防抖技术。
     佳能首创了IS系统,其他厂商也有类似的技术,比如尼康的VR,腾龙的VC(Vibration Com-pensation) ,适马的OS(Optical Stabilizer),松下的Mega OIS(Mega Optical Image Stabilizer)等等,镜身防抖系统的作用原理是在镜头内部搭载了加速度传感器,感知镜头的运动情况之后移动镜头中某一片或一组镜片来补偿镜头运动造成的图像位移。
     机身防抖的作用原理其实和镜身防抖的差不多,只不过从加速度传感器当中感知到的机身运动状态型号被用于移动影像传感器来补偿图像位移,这项技术最早由美能达开发出来,发展到现在三星的OPS(Optical Picture Stabili-zer),索尼的SSS(Super Steady Shot),宾得(SR,Shake Reduction),效果最好的当属奥林巴斯的IS(Image stabiliser)。[/size
]

[[size=3•镜头防抖和机身防抖哪个更好?[/b]

   这两种防抖技术都能够实现降低1-4档左右安全快门的效果,但是具体哪个更好,目前还没有定论,可以确定的是,在4/3系统上,机身防抖显然是个更好的选择,一方面可以兼容所有镜头,节省用户投资,更重要的是4/3系统的影像传感器面积较小,重量也较小,移动起来反应更加敏捷,而在APS机身上面,机身防抖的效果恐怕要比镜身防抖稍微差些,毕竟传感器重量和体积都增大了不少,移动起来惯性更大,响应速度会有所不及,所以4/3系统最新的机身E3已经可以做到降低5档安全快门,而APS机身防抖做的最好的索尼a700也只能降低4档。
     可以打个比方来说机身防抖和镜身防抖,大家小时候都玩过用镜子反射阳光到墙上的把戏,而镜子拿在手中只要改变很小一点角度,墙上的光斑就会跑很长一段距离,那么,如果象让光斑的位置固定,是稳定镜子来的方便还是稳定墙呢?

作者: 冰山一角    时间: 2010-6-8 10:30
sf,学点知识
作者: 空山零语    时间: 2010-8-4 14:37
路过 也是一种积累  支持楼主
作者: 长镜头    时间: 2010-9-21 11:28
老师辛苦了,支持!
作者: bj212    时间: 2010-10-10 00:22
章老师能不能再讲讲镜头防抖设置方面的知识,比如设置对相机上下抖动及左右晃动的影响。
作者: 海派甜心    时间: 2011-2-26 17:22
支持章老师,学习了!
作者: gxjzh    时间: 2011-3-10 10:13
学点知识
作者: 张镇    时间: 2011-3-10 20:05
防抖设计的初衷,是为了解决记者在低照度以及运动中摄影时,影像的清晰度的问题。
而目前防抖技术能达到的,是将原来糊的不能看的片子,变成可以清晰度可以接受的片子。
但也只是能达到可以接受的目的。毕竟,原始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出版而用,对解析度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
人像就不行了。
作者: 牧童    时间: 2011-5-23 10:03
好好学习老师的知识!
作者: 大“摄”天下    时间: 2011-6-14 11:13
技术流高屋建瓴!!
作者: 大“摄”天下    时间: 2011-6-14 11:14
技术流高屋建瓴!!




欢迎光临 地平线摄影网 (http://113.45.52.255/)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