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立早1951 于 2016-6-14 13:23 编辑
6月11日是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早上我满怀激情前往阔别了近二十年的美琪大戏院。自上世纪四十年代起我家就住在“美琪”旁边,看电影那是首选的地方,还记得上世纪五十年代中看过的一部印度电影“章西女王”。
美琪大戏院,MAJESTIC THEATRE,位于上海江宁路66号,文革时期,曾改名北京影剧院,1985年初恢复原名。它建于民国30年(1941年),由范文照建筑师设计,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成之时,定名美琪,原是取其"美轮美奂,琪玉无瑕"之意。10月15日开幕之际,被海内外人士誉为"亚洲第一"。戏院共1千9百57个座位。 美琪初由联怡股份有限公司集资创建,是该公司继北京大戏院、南京大戏院后,所建第三家戏院,董事长、总经理何挺然,**美商。英文名Majestic Theatre,美琪大戏院名,为向社会公开有奖征名而定。民国30年(1941年)10月开幕,首映美国片《美月琪花》,为专映西片的首轮**。1954年11月公私合营,王瑞为公方经理,1956年归新成区管理,1958年5月起直属市文化局,改建为演出场所兼映电影。1966年更名北京影剧院(1985年5月恢复原名),1985年1月起由市演出公司管理至今。解放前美琪偶有演出,如梅兰芳抗战胜利后复出,首次营业演出10天,在此举行,轰动一时。解放后特别是改建为剧场后,成为全市以歌剧舞剧为主的大型综合性演出场。同时也是接待世界各国表演艺术团体来沪演出的重要场所。中央歌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及各省大型团体先后来此演出;上海歌剧院多部歌剧、舞剧首演于此。1964年上海人民沪剧团演出《芦荡火种》(参见样板戏《沙家浜》)达半年,共284场。解放初,美琪还一度成为上海重要政治活动集会场所。如1954年8月上海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在此举行;1955年2月4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此向参加全国省市委书记会议的干部作关于知识分子改造的重要讲话。 美国现代式样建筑,但有装饰艺术派的风格。占地面积2612平方米,建筑面积5416平方米,观众席2层1328座,舞台设施、冷暖空调齐全,80年代首家建造使用液压升降乐池70平方米,观众休息大厅采取一、二楼共用空间设计,高敞宽广、美观大方,1989年被列为上海市近代优秀建筑文物保护单位。入口处前厅设计成大圆形门厅与内部休息厅、售票厅**,建筑外立面做直线条长窗,休息厅宽敞,门厅、楼厅、楼梯、穿堂等各部门功能明确,布局合理。楼梯与地坪采用磨石子材料,柱子壁面设色新颖,表现了近代建筑的设计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