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管理员
楼主: 草根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佛教圣地---惠山寺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8-17 19:39:59 只看该作者
金色莲花

101_nEO_IMG.jpg (92.36 KB, 下载次数: 6) 设为封面

101_nEO_IMG.jpg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8-17 19:41:07 只看该作者

61_nEO_IMG.jpg (170.85 KB, 下载次数: 5) 设为封面

61_nEO_IMG.jpg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8-17 19:43:47 只看该作者
御碑正面是乾隆在辛未年所作诗:
    寄畅园中眺翠螺,入云抚树湿多罗。了知到处佛无住,信是名山僧占多。
    暗窦明亭相掩映,天花涧草自婆娑。度黎公案休拈旧,十六春秋一刹那!
  御碑背面是乾隆在丁丑年所作诗:
    九陇重寻惠山寺,梁溪遐忆大同年。可知色相非常住,惟有林泉镇自然。
    所喜青春方入画,底劳白足试参禅。听松庵静竹炉洁,便与烹云池汲圆

62_nEO_IMG.jpg (144.45 KB, 下载次数: 4) 设为封面

62_nEO_IMG.jpg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8-17 19:44:27 只看该作者

57_nEO_IMG.jpg (149.13 KB, 下载次数: 4) 设为封面

57_nEO_IMG.jpg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8-17 19:46:30 只看该作者
“听松石床”一直以神秘的魅力吸引着游客。“听松石床”原是两棵六朝古松下的一块天然大石,长20米,阔0.87米,高0.56米,呈褐色,表面平坦,一侧翘起若枕,宛如卧榻,供游人坐卧,静听松涛。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阳冰(李白的族叔)为此石用篆体写了“听松”两字,“听松石床”便由此得名。民间传说,听松石床,又名“偃人石”,人不论高矮,偃卧到石上,石床会随人的高矮而伸长缩短,总是变得和睡着的人一样长。后来有个孕妇睡在石上,既有大人,又有胎儿,石床无所适从,难施仙术,从此失效了。传说金兀术被岳飞打得大败而逃,误以为这里可以听“宋”,便躺在石床上暂憩,忽然风声飒飒,松涛滚滚,犹如万马奔腾,金兀术以为岳家军追到,惊恐万分,滚下石床逃命去了。由于用力过猛,石床边上竟被他揿出一个手掌印,抓了几条指甲痕。解放前,无锡民间音乐家瞎子阿炳,曾在此谱下《听松》乐曲,旋律明朗,音调雄健,深受人们喜爱。

211_nEO_IMG.jpg (161.71 KB, 下载次数: 6) 设为封面

211_nEO_IMG.jpg


[ 本帖最后由 草根 于 2008-8-17 19:56 编辑 ]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8-17 19:48:18 只看该作者
古银杏

84_nEO_IMG.jpg (156.98 KB, 下载次数: 4) 设为封面

84_nEO_IMG.jpg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8-17 19:48:44 只看该作者

85_nEO_IMG.jpg (183.2 KB, 下载次数: 6) 设为封面

85_nEO_IMG.jpg
18#
 楼主 发表于 2008-8-17 19:49:27 只看该作者

56_nEO_IMG.jpg (200.8 KB, 下载次数: 4) 设为封面

56_nEO_IMG.jpg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8-17 19:49:53 只看该作者

60_nEO_IMG.jpg (191.54 KB, 下载次数: 5) 设为封面

60_nEO_IMG.jpg
20#
 楼主 发表于 2008-8-17 19:51:00 只看该作者
大钟

55_nEO_IMG.jpg (168.95 KB, 下载次数: 4) 设为封面

55_nEO_IMG.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返回顶部

GMT+8, 2025-8-15 08: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Archiver|Horizon MEDIA ( 沪ICP备14046712号-2|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014号

Processed in 1.87687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