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松石床”一直以神秘的魅力吸引着游客。“听松石床”原是两棵六朝古松下的一块天然大石,长20米,阔0.87米,高0.56米,呈褐色,表面平坦,一侧翘起若枕,宛如卧榻,供游人坐卧,静听松涛。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阳冰(李白的族叔)为此石用篆体写了“听松”两字,“听松石床”便由此得名。民间传说,听松石床,又名“偃人石”,人不论高矮,偃卧到石上,石床会随人的高矮而伸长缩短,总是变得和睡着的人一样长。后来有个孕妇睡在石上,既有大人,又有胎儿,石床无所适从,难施仙术,从此失效了。传说金兀术被岳飞打得大败而逃,误以为这里可以听“宋”,便躺在石床上暂憩,忽然风声飒飒,松涛滚滚,犹如万马奔腾,金兀术以为岳家军追到,惊恐万分,滚下石床逃命去了。由于用力过猛,石床边上竟被他揿出一个手掌印,抓了几条指甲痕。解放前,无锡民间音乐家瞎子阿炳,曾在此谱下《听松》乐曲,旋律明朗,音调雄健,深受人们喜爱。
211_nEO_IMG.jpg
(161.71 KB, 下载次数: 6)
设为封面
[ 本帖最后由 草根 于 2008-8-17 19:56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