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廉若公园位于澳门半岛的中部,东望洋山的北麓,罗利老马路与荷兰园马路的交界处,总面积1.78公顷.园内景色如诗如画,俨然一幽雅、秀丽、恬静的江南风光,给人一种“小中见大”的感觉,是港澳地区唯一具有苏州园林风韵的公园.1912年5月,孫中山先生來澳,應園主邀請,下榻園中春草堂,並接見澳門中葡知名人士.
該園址原為農田菜地,1870年(清同治九年)被富商盧華紹購得,由其長子盧廉若聘請香山人劉吉六設計,按蘇州名園風格構築園林.盧華紹在家中排行第九,故該園又名盧家花園,盧九花園.盧華紹、盧廉若先後去世,盧家衰落,花園易手.後政府購入該處,經過修葺,於1974年9月28日重新開放,稱為盧廉若公園.全园以“春草堂”水榭厅为建筑主体,通过堂前水面周围的石径将各景点连成一体. 春草堂虽是典型的中国建筑,但房屋的外墙却采用了葡萄牙人喜用的米黄色,并配以白色线条,12根廊柱也采取哥特式建筑形式,柱顶上修饰的是白色欧式花纹,而濒临水塘的平台上坐椅式栏栅则是中国人喜欢用的鲜艳的大红色,使人体会到这座中国建筑物上反映出来的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痕迹. 卢廉若公园的景色在澳门众多公园中一枝独秀,1992年被评为澳门新八景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