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的典當業
中國的當鋪一般認為不遲於南北朝出現,當鋪在歷史上還有典鋪、解鋪、解庫、質庫、長生庫、抵當所等不同的稱呼,但典當活動卻早已盛行.漢代時,典當在民間非常普遍,當時司馬相如曾把自己穿的袍子拿到集市上陽昌家裡去賒酒,有了錢以後再去把它贖回來.現代意義上的當鋪卻是出現於南朝.
澳門的典當業與賭博發展息息相關.昔日的當鋪集中於新馬路、庇山耶街、清平直街、板樟堂等地,八、九十年代則集中於火船頭街、新馬路及約翰四世大馬路,現在則集中於新口岸和葡京酒店一帶,此現象均顯示出澳門的當鋪均集中在最繁盛和最接近賭場的地區.
「押」的利息雖然比「當、按」為高.但抵押物品所得的金錢較多,因此成為賭徒或急需現款的人士經常光顧的地方.抵押的物品一般是手錶、首飾、墨水筆等,這種現象與今天的按押店所受的抵押品不相伯仲. 由於澳門的賭場均為24小時營業,所以不少澳門押店都跟隨賭場的營業時間,而招牌下面都註明了「通宵營業」的字眼,以表明會在整個晚間營業.而又因為過去往澳門的賭客大都來自香港,為了方便港客,一些當鋪還設了「澳門押,香港取」的特別經營方式,這些押店與香港的押店有聯繫,只要顧客要求,便有專人送到鄰埠的押店去,讓客人贖物,但要享用此等服務,是要額外加收手續費的.而提供此項服務的當鋪,門側會寫上「港九取贖」的字眼,有些甚至在招牌旁邊再強調標明「可往港取貨」以示押客可在押商所委託的香港押店贖回押品.2003年3月21日,一間以典當業為主題的博物館──典當業展示館正式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