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管理员
楼主: 片尾曲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建筑是诗人的积木(一)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8-7-20 22:54:47 只看该作者
片兄这组建筑物拍得看似安静其实建得很浮躁,特别是那个四不象的人造天外飞物更是看不得, 8,12,16,18这几片还能挨得上一丝静的味道
22#
 楼主 发表于 2008-7-20 23:20:27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卡布奇诺 于 2008/7/20 22:54 发表
片兄这组建筑物拍得看似安静其实建得很浮躁,特别是那个四不象的人造天外飞物更是看不得, 8,12,16,18这几片还能挨得上一丝静的味道


见笑见笑
不过,拍“安静”的片子是楼上路过那位说的哈,
不是俺的意图,
俺要的只是构成感、空间感和影调。
23#
发表于 2008-7-20 23:47:07 只看该作者
这建筑设计一般,片兄这组片拍得很随性,不是很有感觉 很喜欢最后那张
24#
发表于 2008-7-21 01:25:53 只看该作者
学习……
25#
发表于 2008-7-21 01:26:42 只看该作者
26#
发表于 2008-7-21 01:53:22 只看该作者
有几张光不好
27#
发表于 2008-7-21 02:11:39 只看该作者
28#
 楼主 发表于 2008-7-21 02:16:11 只看该作者
欢迎楼上【南兄】、【游走兄】、【夏日兄】到访!

说说在下对“建筑摄影”的看法。

值得一摄的建筑有几个类型:
标志性、地标性建筑,老的譬如[天安门],新的譬如[金茂大厦];
创新性建筑,譬如[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杭州[中国美术学院]、黄永玉联袂张永和谋划的凤凰[吉首大学];
老建筑,譬如各地的古镇建筑、青岛[八大关]似的老别墅、上海[新天地]、四川彭州[白鹿上书院](已毁于512地震);
各地房地产代表性个案,譬如杭州[九间堂]、深圳[万科第五园]、北京[长城脚下的公社]或[观塘]、成都[清华坊]或[芙蓉古城]...

建筑摄影有别于建筑照相(平视/顺光/全景/无变形)。
而建筑摄影除了记录建筑,
可供摄影师创作的素材主要来自于[建筑立面]、[外部空间结构]、[内部空间结构]、[建筑的材质/肌理/采光..]以及[建筑与景观的融合],等等。

在下以为,
建筑摄影应该更多地去发现新旧案例的学术价值和美学价值,
在建筑师作品基础上完成摄影师立足视觉艺术范畴内的二次创作,
表达空间、张力、色彩、影调、肌理..
并将摄影科技的成熟技术和理念“炫耀”出来。

在近20多年的中国城市规划史上,
同质化的城市规划、同质化的建筑设计既加速摧毁深具多元价值的老建筑,
又日复一日批量制造无个性建筑,
天下城池一般新。
此时的创新建筑就尤为可贵,
尤其值得摄者去关注和表现。

建筑摄影论坛,
不应该成为海内外差异的对比写照,
不应该成为东西部差异的对比写照,
不应该成为沿海与内陆差异的对比写照,
建筑摄影当然首先应该从优选拍摄对象做起,
克制对无特色建筑的记录或表达,
克制摄者对自己属地“城市化优越感”的单纯炫耀,
建筑摄影的探索目标应该是如下注意顺序——
发现有建筑价值的建筑,
发现无建筑价值但有拍摄价值的局部或细节。
即便是一座土地庙,
摄者或可有现代主义的惊人发现。
即便是巴黎的拉德芳斯,
摄者或可收获一堆城市病的传统垃圾。

赘言如许,
有两层意思:
其一,对本组无特色的拍摄与选片深表忏悔及对于朋友意见的感谢,随时可以删除负面评价最多的单张直至全组;
其二,愿意在本[建筑摄影]分舵平台上与摄友们共同探索[建筑摄影]这个细分学科的理论与实践。

谢谢。

[ 本帖最后由 片尾曲 于 2008-7-21 02:23 编辑 ]
29#
发表于 2008-7-21 11:03:21 只看该作者
看了片兄的建议和观点,很受触动,我觉得确实不应带着片面和偏见去评论,在这谢谢片兄的细评, 也希望片兄能多发些建筑贴,让我们学习交流
30#
发表于 2008-7-21 13:51:54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作品真谓是抽象与具象的完美结合,作品的美感还在于咋看上去不太懂,还看不清,但细心品赏。渐渐愈来愈觉得有味。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返回顶部

GMT+8, 2025-8-27 04:35   © 2001-2012 Comsenz Inc. |Archiver|Horizon MEDIA ( 沪ICP备14046712号-2|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014号

Processed in 1.803392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