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堂 (主教座堂)
大堂位干大堂前地,庄严伟岸.大堂前地原是小山岗,岗下南湾一帶仍是海浸之区,葡人常來此教堂祈祷時,并眺望海上船只,盼望親人遠航归來,故大堂被称为'望人寺'.而今,教堂环境大变,南湾不仅填海成陸地,且矗立高楼大厦,遮挡了望海視线.
这座教堂于17世红時期已存在,至1849年因残破不堪,由教徒集资重新兴建;继又因采用木料结构难以耐久,延至1937年复又颓废,遂改为三合土建筑.大堂虽經两次改建,外貌仍大致保存,只是两侧钟楼形式略有不同,原來的钟楼比現在多一层,高耸主建筑之上,顶层为圆盖亭子式,今则为方形.
称它为大堂,并非说它是澳门教堂建筑最大的,而是因其奉祀之神为显赫有名之圣彼得;也因是澳门天主教教务行政之中樞.大堂俗称'大庙',因昔日人们習慣称呼'庙'之故.不少教徒前往祈祷,每届圣诞举行午夜弥撒,更是拥挤.教会重要宗教仪式,也是在这里举行.
教堂外形筒㭂,而內部建筑精巧奇丽.祭坛下面是古墓,是与宗教有關,它也保存多帧著名宗教书. |